
聆听党史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,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中方县融媒体中心推出的党史课堂《说段党史给您听》,我叫欧阳婷,来自中方县泸阳镇,今天为您讲述程砚秋:从艺术追求到信仰追求。
程砚秋是我国著名的京剧界“四大名旦”之一。1915年,他开始登台演出,结果一炮打响,成为戏院的红人,后拜师梅兰芳、王瑶卿,终使其开创出别具一格的程派唱腔,成就一代艺术宗师。
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,程砚秋在京剧艺术界声名鹊起。然而,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当一名演员,而是在“艺术为人生服务”的观念指引下,自觉承担起艺术家的社会责任。结合当时的现实问题,他排演了许多反映社会时弊、警世喻人的剧目,并参与创办南京戏曲音乐院,培养京剧人才。
“九一八事变”后,程砚秋义愤之余,决心用戏曲唤醒同胞的爱国热情,鼓舞他们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来。“七七事变”后,北平沦陷,日寇强令梨园公会组织北平所有名角举办联合义演,制造沦陷区祥和安乐的假象。在梨园界久负盛名的程砚秋被日军威逼利诱,他留话“程某人是宁死枪下也决不从命”。1943年,程砚秋下定决心罢歌归农,停演明志,归隐北京西郊,向日寇作无声的抗议。抗战胜利后,程砚秋返回京城,为表达喜悦之情他举行各种义演。然而,战火的再次燃起使得他彻底失去了对国民党政府所抱的希望,这时,之前知之甚少的共产党却渐渐走进他的视野。
北平解放后,周恩来的几度拜访,让程砚秋深为感动。新中国成立后,目睹国家的新变化和国共两党之迥异,程砚秋决心向党靠拢。抗美援朝战争期间,他放弃财政工资、捐献收入,赴朝慰问演出,支援志愿军。
1956年夏,程砚秋前往青岛参加干部读书班,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,最终完成了思想上的蜕变,萌生了加入党组织的愿望。1957年10月,在周恩来、贺龙的关心与鼓舞下,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1958年3月,这位尚处于预备期的京剧大师溘然长逝,党组织批准同意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。
程砚秋把艺术大师的气节与历史见证人的角色完美结合,用京剧表演艺术表达爱国赤诚,在新旧面貌的对比中确定灵魂的归宿,终将艺术追求与信仰追求融为一体。
好的故事需要您的聆听,也需要您的分享。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 我们下期再见!
责编:伍春晖
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
总书记的人民情怀|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”
习言道|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!
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(7月7日—7月13日)
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
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
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
学而时习之|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